與父母和解 觀念篇
專訪薩提爾家族治療大師 — 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
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3250
『與父母和解』
好驚人的標題!
這類探討與原生家庭關係的討論,在許多心理成長工作坊常見,但過程方法結果各有不同。在中國人的社會,家庭常常擁有強大的力量,但不可否認往往也是一個沉重的十字架。
這篇訪問文章我覺得編譯的很好,當然這位大師似乎也很了解中西家庭差異,帶領讀者發現不同社會文化衍生的問題,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中國人講的孝順,沒有讓你比較快樂。
最熱血的CHEER-UP,是鼓勵你必須在心裡擁有強烈改變的意念,去覺察這些反覆上演的不愉快,哪怕家庭中只有一個人在改變,其他人會改變,整個環境事件都會改變。
說到成長課程,職場上絕對會遇過有些上過課的前輩,發揮他的"行銷"功力與金頂電池的熱情,感染你去上課來改變自己,學費是小小上班族N個月的薪水,但是他們保證你一生受用。
有的強調上課之後,你將變身卓越的成功人士,充滿動力知道為什麼而活! → 大多是傳銷保險類銷售高手的集散中心,另一種情境化的人際關係。
有的強調妳跟家庭、愛情、工作關係將會大解套,尤其一定要帶領你的家人、情人、主管一起來(現在看來就是叩打的一種。),彼此深度溝通,共同心靈提升與分享。
PS. 好人卡就是這樣認識他的另一半,課後積極追求3個月後速速訂親,因為他們強調已經在3天的課程中深深了解彼此。
這類大多帶點信仰情結,一起相信主、一起靈修,聚眾以及兄姊弟妹相稱的信任關係,附加價值不外乎也是業績的正向幫助。相對也是人脈的拓展,因為A電視台製作人、B廣告公司總監、C雜誌總編,他們都會來這裡,你有機會認識他。
其實,挖奔郎在初初踏入社會的時候,也去上過一個體系的成長課程,當然來自於同事每天潛移默化的感染你、老是肝膽相照想與你分享、邀請你來參加結業典禮。
我不愛傳銷保險的行銷模式,對於這類揪郎去上課的行為,當時覺得真的很反感又倒彈。
在擔任挑戰他們的叛徒期間,說真的我有察覺到,這些一個個接連去上課的小老鼠們,他們在生活態度上產生差異化的改變,在多年後看來,有人回復常態,有人脫胎換骨,不過在當時,是很讓人震驚的一個表現。
我自己後來也去上了一系列的課程,不算小的花費是當時的某同事前輩強調願意先幫我刷卡,我再苦哈哈分月償還的。
課程中看到不少姐仔大哥在課程中大悲大痛用掉一包衛生紙,分享人生路的挫折,可惜我當時人生歷練不多,也向來容易滿足,說真的這些遭遇讓我開了眼界。團體療癒的取暖功能,是一個立即可靠的免洗肩膀,上課3天就彷彿像好朋友的掏心掏肺,真的很奇妙。
那些帶課的本國或外國籍老師,都只有關鍵結語,你能否從此遠離套房上天堂,一切看個人造化,驅逐內心的魔鬼不是只靠上課爾爾。在課後期間,同梯同學不外乎也三不五時小聚,大家還是擁有各自生活上的難題,有的提槍上陣勇敢的解決了,有的利用不斷上課聚會來自我逃避。
之後沒多久,我的人生經歷到一場大震盪,尤其是感情颶風,短暫過境卻災情慘重,我也不想看輕、責備自己,但是人家都拍拍屁股閃了,我卻陷在噩夢沒醒來。好慘好慘。隨之很多狀態都走鐘,只能砍掉重練,一切重新開始。
跟那票同梯的,我一個屁也沒分享。只有打給老同學淡淡的說著,電話裡的聲音就是溫暖。我還是每天晚上重複同樣的惡夢,發抖到累了才睡去。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我好像上過什麼心理成長課,可是這他媽的課程,現在對我有用嗎?
害怕、憤怒讓我又變成一個阿修羅,有天一個聲音跳出來告訴我:「喂,發生這些錯誤你是有責任的,不能總是負責哭吧!」我被這聲音揪著衣領、硬著頭皮去回顧事情始末,事件不外乎一個巴掌拍不響,我伸出的手就是一個巴掌。
猖狂牡羊女的字典裡,「自省」的順位從後面翻比較快,或許是這個看似無用的成長課程,開啟了功能鍵,卻讓我一生受用。
在那之後的人生路,其實精采一百萬倍,職場人際的更迭,感情互動的變化,最刺激的發生在我籌備婚禮之際,與原生家庭的大反撲。
更不用說婚後、為母生活的種種了。I GOT TO BE STRONG。
我很幸運,遇見許多值得感念的貴人們,因為你們,因為這些肥皂劇,我看見許多問題本質,擁有許多機會去激盪出新價值。
近來很多類似探討與原生家庭關係的電視節目與文章,看了這篇訪問,我知道卡在心頭的刺,也經由自己成為母親的腳色,自省覺察出另一番生活態度,不敢說完全釋放,至少能夠泰然面對與負責,不再觸景傷情埋怨憤怒。
不愉快的情境,不應該複製投射在另一伴或是下一代身上,孩子跟著我們學習,當下的自我改變才是救贖,承認錯誤不是恐怖的刑罰。
這是屬於我的人生路,不隨波逐流也沒有惶恐不自在,或許跟大多數人不一樣,這是值得驕傲的演化。
我還是一樣,來問我去上那個成長課程是否有幫助的朋友,我都沒有答案。
你我他天生不一樣,我也不想搭時光機回去估算這一切cp值有多少,畢竟沒有穩賺不賠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