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是一段奇妙機緣,因老二小晶晶感冒癒後卻苦於呼吸有痰音+鼻塞不成眠,
加上是全母乳哺育的小嬰兒,飲食來源也是我本人,於是一番思索之後,接受建議同時也調整新的飲食與生活方式。
**在肚裡完熟生產的孩子很不一樣,吸收力很好,成長指數感官發育都發達**
實驗下來雖然稱不上多奇蹟,但是帶來許多正面幫助,執行起來與生活也不相違背,或多勞民傷財又麻煩。
這個新的改變,其實不算新東西,算是中醫的身體運作理論,也強調回歸根本飲食,
跟報章媒體上常見的{多蔬果、少油鹽糖、清淡飲食、有氧運動大流汗},
也就是我行之有年的飲食模式,其實略有出入的顛覆思考。
但仔細想想,我調整的不也就是年幼時代的飲食模式,當時大人都這麼吃,也這樣照顧我們的。
當初出發本意是為了孩子,沒想到對我自己的幫助更直接也更明顯!
同時這段時間的重大領悟:『就是在面對任何新事物新道理,記得先把心裡原本接受的質疑認知先擺一邊,不要忙著挑戰或是挑錯。』
才能夠全盤了解,也能冷靜的判斷。
而且從此我在面對「孩子生病」與「什麼才是真正的健康」這件事有了不一樣的體認,當下覺得理當為文紀錄才是。
也因此,同時間我放手讓老嚷著家裡無聊,主動要求想去上學的寧寧,去了幼兒園試讀。
不讓她去念書,她在家無聊。
讓她去念書,我光用聽說什麼會生病半年,
而且交叉感染帶回家傳給老小,就嚇壞了!!
事實證明:她果然已經身心 Ready,沒有分離焦慮,每天開心又期待,也直接一路讀下去了!
我最最擔心操煩的「新生破病期」,有我在飲食作息把關與轉換心態,到目前已經一個月了,看起來也還好,活龍一尾。
**從今天起,我是快樂又健康的中班生喔!**
身為媽媽應該是幫孩子保守一個健康的身體,生病不可怕。
"強健的體質"可以讓身體恢復更快,同時這才是免疫力的實戰鍛鍊!
夫妻倆與兩個娃兒、還有協助白天照料的公婆,也因此踏入一個新生活里程碑,彼此多了空間與時間,規律起生活作息。
****** *******
在上篇【小晶晶見面文】有提到,小晶兒在3個多月大就被家人傳染感冒,
咳嗽鼻涕對我們大人來說,已經夠難受了,更何況是不會擤鼻子的小貝比。
跟大多數的父母一樣,我們抱去上小兒科,喝了點醫生開的咳嗽化痰鼻塞藥水,
不要小看小晶晶同學,她已經知道用 噗-噗-呸- 這招,把藥水吐光光。
再嚴重一點,連奶都給你吐光!!
餵藥是場苦戰,不餵的話,孩子苦,我們大人心裡也苦。
一番波折將近1-2星期之後,當時以為痊癒了,但是呼吸道總是呼嚕嚕的痰音,
而且出生從醫院回家之後就能睡過夜的她,夜裡卻不像之前那麼安穩了,
睡睡醒醒哭哭啼啼,還伴隨著抓耳朵打頭 及 濃重呼吸聲。
我仔細檢查,發現耳垂也出現類似濕疹的痂狀乾癬,心裡覺得有點不妙了!!
隨之而來的鼻涕又讓鼻子更塞、呼吸更喘了,夜裏抱著罵罵號的孩子,我頂著黑眼圈,努力撐過每一天。
媽媽我用心觀察,這不是被嚇到需要收驚,也不是腸絞痛,是 "鼻 塞 "。
因為 鼻 塞 讓她不舒服,抓頭抓耳又喘,哭哭鬧鬧又陷入鼻涕的地獄。
以現今醫學的解釋以及對症,幾乎可以說是:過 敏。過敏性鼻炎。
除了如各家衛教建議的狂打掃家裡房間,只差沒有神經質到去把床單用熱水汆燙或是用漂白水洗澡了!
------------------
身為全母乳寶寶的飲食來源,優先自省檢視我自己的飲食。
一直以來崇尚{多蔬果+清淡飲食},每餐必定一大盤青菜下肚,肉食不多,少油少鹹。
外食也慎選來源,只要能力所及也盡量 " 有機 / 無毒 / 手作 "。
自己相信中醫也看中醫,但是就很排斥吃補,也不愛麻油雞酒,總覺得吃了身體不太舒服。
所以做月子期間,也吃沒幾次雞酒。
尤其不喜歡媽媽輩一股腦亂服藥勸吃補。
除非是中醫師把脈親自開方,不然我不輕易吃中藥行自配的補方。
(PS. 後來才了解有一部分也是吃到烹調方式不當,酒沒有煮化收湯,或是過度高溫的蔴油烹煮,以及自己身體虛不受補,根本有問題的。)
怎 麼 還 會 這 樣? 而 且 我 還 能 怎 樣??
懷孕期間都這樣斟酌飲食養孩子,難道她也會特別敏感嘛?
敏感就是生病?就是身體差嗎?
我承認自己是反骨又執著,自覺都學過營養學及食品科學,愛料理又考過廚師執照,
什麼食物有什麼營養素,什麼營養素對什麼有幫助,書裡、電視上通通有,我怎會不知道!!
尤其自己身體從懷老大寧寶以來都沒傷風感冒過,應該算是很健康的吧!!!???
而且我是"不熱衷也不認同" 讓小孩捨天然食物,去吃什麼益生菌或是萃取合成的健康保養品。
小孩偶有過敏狀況,我也泰然處之,
但是小晶兒的狀況,連鼻子的穴道按摩我都試過,我心疼到有點動搖了!
於是寧可自己先神農嚐百草,試著吞過所謂天然萃取的益生菌,甚至強調抗發炎的維他命C+異黃酮,
或是自覺要更加強更大量吃了含維他命C多多 的蔬菜、水果。
結果是 狀 況 依 然,甚至有點嚴重。
** 每餐一定吃大量蔬菜,午餐這碗蔬菜多多的韓式拌飯,照理說營養均衡吧!到底問題在哪?**
而且此時我的產後落髮期來了!
掉到超乎我的想像,雖仗著頭髮多讓它掉吧!
健檢的血液報告,紅白血球體積數量都是一片慘兮兮的紅字!
跟上一胎懷寧寧的落髮期比起來,真的掉得兇,每回洗頭都要清至少2-3回排水孔。
至於血液報告,姑且當作是剛生完又再餵母奶吧?!
但是心裡知道,這樣好像不太妙。
連同孩子的問題,心中的困頓可想而知。一定是哪個地方有問題,該怎麼調整呢?
同時間,曙光就在日常生活中,悄悄出現。
3年前曾經從一個部落客【 Grace Liu】分享{防疫大棗茶} 鏈結過去的 中醫學討論部落格。
格主研究{傷寒雜病論},也自開了中醫講座,我除了偶爾連去部落格看文,他後來開設fb粉絲團,我也訂閱訊息。
每天看分享每日小語並不以為意,當然也因為內容文字有點深度。
直到有天,這位格主開始分享一些婦幼生產保健資訊,甚至美味又簡單的食譜茶飲分享。
生為乳婦又剛生產完的我開始產生連結,進而去努力爬文,
也看到他在格子裡回答不少朋友,使用中醫醫理身體運行去解釋現代人常見的小毛病。非常清楚易懂。
最讓我震撼的是,爬文看到他提到鼻涕、鼻塞之類的問題,
「這些在身體系統上下遊移的痰,其實是吃止咳化痰西藥去壓下來的後果。」
這無疑是一計轟天雷!!身為父母,出發本意當然是想要孩子不為病痛所苦,
沒想到...沒想到,如果這是真的,這樣卻苦了孩子!!!!
我在腦袋裡想了好幾天,believe or not?
● 化痰藥水,有可待因,會上癮,吃多會很煩燥。>> 我家老人只要咳,都拿來乾杯。
● 鼻塞藥水,是抗組織鞍,副作用是容易嗜睡。>> 尤其是寧寧寶貝,她每次吃到一滴點就昏沉。
● 侵入性的帶去耳鼻喉科抽鼻涕? 除了殘忍,也不能解決問題。>> 而且孩子的抗拒哭鬧可以想見。
小晶兒還這麼小,不應該這樣對她呀!!
在困頓之際,我發了篇訊息給這位格主。
說明自己曾爬文看過他的論述,請教全母乳的小嬰兒有痰音及鼻塞鼻涕困擾,實在不願意讓她去服西藥,有沒有什麼建議,可以透過飲食來源的我,讓孩子獲得改善。
很幸運的,等到格主回文了!
『妳好。通常對於氣管之間有痰、鼻水多的問題,我會建議煮個甘草乾薑湯的茶飲來保養,對於全母乳的小朋友,可以試試:透過媽媽自己本身使用,再讓小朋友從母乳吸收力道。
用法是:用4錢炙甘草,2錢老乾薑,以400㏄的水慢煎成200㏄的茶湯,早晚各飲100㏄。』 2012/11/01
好一個【甘草乾薑湯】!
我有特地上網查了這兩味藥材,都是很ok,對身體無傷的東西。
而且因為甘草又用蜜去炙烤過,喝起來口感是甜的!>>> 我這個甜食控很對味。
** 哈囉,我是炙甘草&乾薑**
為了孩子,我當下就去配了,兩味藥材香氣撲鼻!
隔天就開始煮來喝。在辦公室,就用保溫杯沖滾水,悶半小時再喝。
格主沒提,但是我很清楚這樣模式不是特快車,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恆。
沒關係,為了寶貝,老娘拼了!
{10天後} 2012/11/10
--孩子--
5個月大的小晶,還沒看出多大的改善,或許跟白天依舊喝庫存奶有關,
但是排便較明顯,開始偏糊不水稀,也較少紅屁屁狀況。
睡前親餵開始讓夜裡換得幾小時好眠,雖然睡到5-6點清晨鼻塞再起,我已經覺得很不錯了。
此時偏卻又一回合的鼻涕鼻塞咳嗽來襲,甚至是伴隨著發燒。應該是病毒感染的感冒無誤。
跟鼻塞纏鬥的過程,孩子討厭吸鼻器的侵入,又難睡得狂哭!老母我都試過親自用嘴巴幫呼不過氣的孩子吸鼻涕!
抱著熱烘烘病懨懨的寶貝,看在眼裡十分難過心疼。
尤其還是被老人家叮嚀,催著抱去小兒科了!這回退燒藥也來了呀!
我的孩子,我懂當初批八字命理老師說的話了!好好照顧妳是我一生的使命!!
幸好 燒退了,疹子也發出來了!孩子,請耐心等待媽媽喝薑湯的作用力。
**當時每天夜裡入睡前,就是媽媽內心忐忑的考驗**
--媽媽--
此時喝了一個多星期薑湯的我,手腳開始溫暖,奶量稍有上升,自己清晨起床容易有的鼻塞耳鳴也不復見。
因為薑湯好喝,我也開始成功取代午餐後忍不住想喝的手搖杯飲料,漸漸與人工果糖與涼水說掰掰!
我同時也分享給容易頭暈手腳冰冷且逢生理期前中就死去活來的老妹。
我們兩個喝了幾天,尤其反映在睡眠上,我睡得很沉很沉,她是從難入睡變得好入睡。
我睡得深沉,哪怕媽媽雷達還是開著,半夜還是要招呼鼻塞小孩,但是早上還是可以稍有元氣的工作。
關於睡眠品質這件事,我覺得很好奇,同時也發訊給格主老師,很感謝得到他的解釋與回覆:
『睡眠是人體的心火自然下降,透過脾土而與腎水結合的過程,甘草乾薑湯能做到仲景所說的「復其陽」,就像原本落差五公分的河流看不出什麼流勢,但是若拉高到五百公尺,同樣的河流就會成為壯觀的大瀑。
日間的陽氣透過正確的方式拉高,代謝的力道才會足,到晚上入陰的深度才會夠,自然就會睡得較沈,而陽氣拉高之後身體就有明顯的改善,這自然就可以反推:原本的身體,的確是太寒了。』
這樣的解釋很好懂,沒有故弄玄虛,沒有高深難解。
我更清楚知道,我應該要持續這樣執行下去。
---------------
我喜歡中醫理論,也看過中醫,所以他說的陰陽五行,心肝脾胃腎,甚至三焦系統。
很快在我學過的人體生理學及營養學,甚至往常接收的養身概念中產生撞擊與連結。
雖然沒有辦法立刻很通透,也還在摸索階段。
但是他建議的大多是從日常生活飲食做起的小方法,不是在網路上胡亂開方,很基本又容易達成。
於是喝了兩週的薑茶,我開始照著部落格中這篇【你可以怎麼做】去調整飲食。
加上生老二之後坐月子及照顧小晶,疏於管制老大寧寧飲食作息,
讓她跟著她老爸亂喝冰涼飲料,屢發針眼或腸胃型感冒,這樣下去絕對不行,該是出手照顧孩子的飲食與身體了!
**產量豐沛到寧寶貝也跟著又喝母奶了,調和1/2牛奶一起下肚,感覺針眼也好得快**
{再10天} 2012/11/20
開始調整飲食了!於是上班的時間喝薑茶(炙甘草乾薑湯),下班的我,開始煮白粥,熬甜茶(桂圓薑棗茶)。
**剛好買到南投中寮鄉的無毒栽培自烘的龍眼乾,香氣撲鼻**
* 先從喝米粥開始。米水比例超過12倍,且熬到糊透的米粥。食材不貴,只是需要顧爐火或花點時間。
剛開始晚餐或睡前喝一碗,後來部落格裡文章越看越多,總見格主殷殷重點建議,我也挑著方便執行的項目來去做:
● 晨起、睡前各喝一碗溫溫的白粥
● 每餐一碗白米飯&調高肉類比例,不是不吃蔬菜,而是蔬菜量控制在1/4。也不會餵了充奶量,猛灌開水或是湯。
● 少吃水果、不吃生冷蔬果、尤其生菜沙拉,仙草綠豆類,就算煮成熱的也少吃或不吃。
● 不要害怕吃甜,要吃請吃天然甘味(黑糖、蜂蜜、二砂),他們對身體循環是有幫助的,尤其富含微量元素。
● 多吃天然食材,少吃任何人工添加物或製造的任何食品。(目前為止,我很難抗拒的還是麵包蛋糕,但是會挑品質吃,也酌量的吃。)
我也回想起幼時回憶,小時候的早餐就是我最痛恨的滾燙白粥呀!
於是就讓它再回鍋成為習慣吧!
一碗溫暖白粥來當作早上起床的第一口食物,希希呼呼喝下肚。
我還是會吃美x美,實驗結果:至少--起床氣,掰掰。
**簡單操作又好吃的溏心蛋,殊不知是一夜好夢的利器**
-- 孩子 --
從黏呼呼的鼻塞,變成偶而會有流得出的清鼻水,加上睡眠姿勢及工具(枕頭)的輔助,
從孩子活潑模樣與笑臉,感覺得出來漸入佳境了!
雖然每天夜裡都感覺得出來,她清晨便開始有些重重呼吸聲,不過也剛好是餵奶時間,抱來身邊親餵之後也能沉沉入夢。
我已經非常感恩了!keep going!
-- 媽媽 --
開始修改飲食比例,提高米飯及肉類攝取,我一度認為熱量爆掉可能會胖,(現代人永遠在算卡洛里的...)
沒想到密集執行半個月下來,是穿回牛仔褲了,這讓我覺得非常神奇。
除了每天還是忍不住喜歡喀點麵包蛋糕當下午茶,但已經用{薑 茶}成功戒除飲料了!
母乳量持平,但是出乳較濃,冷藏後脂肪層較厚了。
**餵母乳真的是最好的投資,我應該比牛吃得營養吧!!**
婆婆從小孩身上看到這些改變,很肯定我這些調整,他說這樣才是正確的。
********* ******** ******* *********
喝薑湯之後的下午,都會有點頭脹脹微醺的感覺,但是起來走動一下子就好了!
請教過格主,知道這是所謂的<暝眩反應>,身體正在調整,你要說是好轉反應也可以。
沒有那麼轟轟烈烈,但是自己仔細感覺,是觀察的出來的,這一切都需要耐心與持續行動才感受得到。
一邊把成果與格主分享,也感謝他的鼓勵,感覺這才是健康的正道也,不再只是一味認為:"這就是健康,這就是為孩子好 " 的盲從了。
『這些改善辦法的好處,只有身體力行的朋友才能獨享,也就是「馬上做」,「正確做」,「持續做」這三件事的回饋而已,只有自己才能當下主動採取行動救自己。』
{再20天後} 2012/12/10
從喝薑湯開始,進而調整飲食比例及早晚吃粥,算來也密集執行一個月了。
小晶晶排便比較精實不水稀,次數時間也集中,不再偶爾會一天好多次。
當然也比較不會紅屁屁了!
她鼻塞漸漸看出好轉,尤其我也開始餵她喝研磨過的米粥湯。
>>>>> 更是明顯看出改善了。 黏呼呼的鼻塞感不再出現。
貪吃的她不耐久候,用湯匙餵,會哇哇叫。所以都磨成漿用碗餵的,可以喝一整碗。
**已經熬得很化的白粥,再用研磨碗磨成漿給小晶喝**
比較特別的是在我身上!!
發現自己下半身消瘦非常明顯,說不上是因為生完半年也該瘦了,而或是飲食調整讓身體機能動起來?
我不太量體重算數字,不過我從穿衣服及照鏡子,感覺得出來有變化。
有靜脈曲張的雙腿也比較不腫了!! (是幫助排水還是血行嗎?)
難想像的是臉及全身皮膚狀況竟然還不錯!接連被人稱讚膚況好,也沒有長痘粉刺問題。
(電視上的女明星們,不是都強調自己吃素或多吃蔬果,皮膚柔柔亮亮吹彈可破嗎?)
我這樣應該是膠原蛋白自然生成又多多的鐵証耶!不用花錢買膠原蛋白飲品了!!
另外可能腎氣足,氣色也好,不用擔心沒上妝!
對女孩子來說,這是夢寐以求的理想美肌呀!我竟然不是靠塗塗擦擦,而是這樣來的耶!
身體不太需要常擦乳液,不會有太嚴重的粗乾,
還有爬文看過因為攝取足量的米飯肉類,體內生成良質的津液,
足後跟膀胱經(還是什麼經絡),腳後跟也不再粗糙需要磨皮。
***只能說:太顛覆 <<多吃蔬果皮膚好,肉有毒素吃多皮膚身體差 >> 的認知了!****
目前的我還在奮鬥的路上持續前進,為了孩子努力,也為了自己。
一切的初衷都是想為自己寶寶改善健康問題,
沒想到因緣際會,連我的體質與飲食也一起產生正向的變化。
**當歸黃耆排骨湯,原來酒精煮化之後,引出肉類的甘甜,滋味如此驚人**
尤其重新調整了自己多年以來維持的多蔬果與清淡飲食,
開始讓自己安心吃白米飯,不帶罪惡感的吃點肉,同時也接受一些藥膳與酒水料理。
雖不是要自己狂吃補或是每天藥膳,但是在飲食照護與作息上很簡單的進行調整。
也就是那位格主所言,中醫的【養 太 陰】。
開始使用這些 老祖宗傳承的智慧與方法,照顧孩子與家人,十分讓人開心。
說而言不如起而行,而且要持之以恆,堅定清楚的走。
感謝上天給我這份契機,這篇文是為自己一路走來做紀錄。
天下父母心,唯有做父母才懂。
● 飲食保健參考來自: 紫林-無懼的啟程者
**孩子,是做父母一輩子的功課。**
<< 世間對"健康"的定義解讀有百百款,以上是我個人育兒、飲食紀錄及爬文做功課的心得,建議請依個人狀況行事。>>